当前位置:首页 > 医院概况 > 医院新闻 

医院新闻

【健康小课堂】“新冠趴”火了!呼吸科医生有话说!

更新时间:


“新冠导致肺炎、咳嗽咳痰、低氧血症的清醒患者,可以选择新冠趴。”最近,因新冠病毒感染导致氧饱和低、通气不畅的患者增多,也让“新冠趴”这一卧姿开始流行。


“‘新冠趴’就是清醒俯卧位通气疗法。

关键时刻确实能救命!”

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林秀华

提醒:尽管俯卧位通气能改善低氧血症,

但是不建议患者在家中自行操作。


“新冠趴”是啥?

林秀华介绍,说白了,就是趴着通气。“新冠趴”在重症医学领域的专有称谓为“清醒俯卧位通气”,是一种简单、经济、有效的呼吸治疗方式。


在2018年就被证实能够有效改善成人呼吸窘迫症(即“大白肺”)的呼吸状态。早在2020年湖北武汉疫情期间,中国专家就发现这一卧姿对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很有帮助,并迅速形成了论文、指南供全球同行应用。


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(试行第九版)》中强调,具有重症高危因素、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,重型和危重型患者,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。


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重症肺部疾病,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,也可以促进背部肺泡“复活”、改善气血交换、提高血氧饱和度、促进痰液排出。


为什么趴着有这么神奇的功效?

林秀华解释,人的肺是由一个个肺泡组成的,仰躺时大部分肺都在下方,很多肺泡压塌、罢工了,光有血不通气!就会出现低氧、闷、喘、心慌等症状。而趴着躺,背部换到上面,原来压塌的小气球不再受压了,氧气又能吹进去,二氧化碳也能呼出来,肺泡“复工”后,肺里既有气又有血,呼吸就会更顺畅、省劲。而且在重力作用下,痰也更容易咳出来。


“新冠趴”有哪些禁忌症?

在林秀华科室里,通过良好的团队协作配合,已为不少低氧血症患者通过俯卧位通气改善低氧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俯卧位通气要在餐后两小时进行,每日不少于12小时。


另外在实际应用中,一些禁忌症需要严格把握:

1.严重血流动力学不稳定;

2.颅内高压;.

3.活动性出血;

4.颈椎、脊柱损伤需要固定;

5.未固定的骨折;

6.骨折术后的限制体位;

7.近期腹部手术需要限制体位或腹部严重烧伤;

8.妊娠;

9.颜面部的创伤术后;

10.不能耐受俯卧位姿势。


“目前在网络上流行的新冠趴的图示和卧法虽然都没有问题,但我们一般不建议患者自行在家中操作。”林秀华介绍,因为这是一种专业的医疗操作,尤其是对老年人而言,稍有不慎,可能造成压力性损伤。此外,造成血氧饱和度低的原因很多,需要患者就医并经过专业的判断后对症干预。



林秀华( 副主任医师 )

门诊时间:周四全天


医学硕士,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。兼任世界内镜协会呼吸内镜协会理事、中国防痨协会临床试验专业分会、福建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、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分会常务理事、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间质疾病及肺功能学组委员,主持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青年课题1项及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,参与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,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。曾先后就职于福建省福州肺科医院、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,从事呼吸内科工作10余年,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支气管哮喘、肺部感染性疾病(尤其是免疫抑制宿主的感染)、肺癌、肺结节、胸膜疾病等方面有丰富的诊治经验。



( 文章来源:福州晚报,记者:陈丹,经由孟超肝胆医院宣传办整理编辑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