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 医院概况 > 医院新闻 

医院新闻

【孟超医讯】 郭武华:让疑难重症肝病患者找到希望

更新时间:


近年来,

随着肝脏介入技术迅猛发展,

越来越多疑难重症肝病及并发症患者的预后大大改善。

在我省相关治疗领域,

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主任郭武华教授

可谓是“宝藏医生”。



郭武华(主任医师)

科室:介入科

门诊时间:周一全天

教授,博士,硕士生导师。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主任。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委员(第七届)、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福建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介入学组组长,福建省门静脉高压联盟副理事长、秘书长,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、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、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肝癌学组委员(第一届)、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介入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、福建省医师协会介入放射科医师分会常委、福建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委。主要从事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工作,擅长于肝胆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。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项,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。


01为救治重症肝病患者额,转身当“介入管道工” 

▲郭武华(右)在通过介入手术救治患者。石美祥摄

2000年,当了9年肝脏外科医生的郭武华接触到国内新兴的肝脏介入治疗。“当时,大多数肝癌患者一确诊,病情就是晚期,失去外科手术机会。还有不少患其他重症肝病的病人,由于并发症无法有效处理,生活质量很差,甚至直接面临死亡。”郭武华介绍,肝脏介入手术的出现,能帮助其中很大一部分病人活得更久、生活质量更好。

为此,他毅然穿上铅衣,成为“介入管道工”,在不可避免地“吃射线”,一点一点消耗自身健康的同时,换取病人的安康。“这是介入科医生的职责使然。”近日,接受记者采访时,谦和的郭武华笑着说。


02从无到有建起介入科,不少技术全国领先

2016年,郭武华从南昌作为福建省B类高层次人才引进到福州,从无到有建起孟超肝胆医院介入科,开展的不少介入技术至今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,救治了许多不同类型的疑难重症患者。

有患者因肝硬化引起门静脉高压,半年内频频呕血、便血,11次急送医院救治。郭武华通过一种名叫“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(TIPS手术)”的高难度手术,降低患者的门静脉高压。

有肝癌患者合并严重的门静脉癌栓,肿瘤侵犯进了门静脉系统的肠系膜上静脉里,预期寿命只剩2个月左右。郭武华通过门静脉支架植入开通血管,联合碘125粒子条植入杀灭癌细胞等综合技术施治,患者现已无瘤生存超过5年。


 03助力先进技术,造福更广大患者

▲作为介入科医生,需要全副武装。


除了“传帮带”培养后辈外,郭武华还致力推进相关专业医学指南更新,助力先进技术更广泛造福患者。应对慢性肝性脑病的自发性门体分流道栓塞术就是其中之一。

去年12月,郭武华接诊了一名肝硬化引起慢性肝性脑病的40岁男性患者。由于肝脏无法正常工作,毒素进入脑部,男子平时语速迟缓、智力下降,要是稍一感冒或便秘或多吃了一块肉,就可能肝性脑病发作,引起神志不清、语无伦次、晕厥休克等。限制蛋白饮食等常规治疗只保一时,病情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作,患者一家苦不堪言。郭武华运用上述技术封堵男子毒素上脑的血管通路。术后次日,男子说话就顺溜了,病情得到明显改善。

这种门体分流道栓塞术,目前在肝病科医生中的知晓率还不高,郭武华从2015年就开始探索。“我认为,把这项技术纳入医学指南,对救治慢性肝性脑病患者意义重大。如果把治疗关口提前,还能预防慢性肝性脑病的发生。”他说。

肝脏介入手术的屡屡成功,提升了郭武华团队的影响力。乘孟超肝胆医院金山院区新建之势,郭武华所在的介入科床位数将增加到90张。“这将大大推动福州乃至福建介入学科的人才聚集和跨越式发展,为更多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服务。”郭武华对未来充满信心。




( 文章来源:福州晚报,记者:朱丹华,经由孟超肝胆医院宣传办整理编辑 )